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医改 >> 正文

百姓关心:如何真正受益于医改**

2009-04-13医改 来源:全民健康网

  主持人: 李 迩

  今日话题:耗时三年、备受关注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出炉。卫生部负责人表示,这次医改的核心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通过加大政府投入,降低群众个人支付比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是平时少得病;二是看病更方便;三是看病有保障;四是看病少花钱。在讨论中,读者对新医改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不过读者希望政府8500亿新增投入更多向基层倾斜的同时,更要让医疗回归公益性,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人人都能分享到医疗改革成果。

  李娜(深圳读者)医改终于有了新突破,8500亿元的政府投入绝大部分将用于基层的承诺,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但要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仅要把这些钱投到城镇农村居民医疗中,还要考虑到地区间的差距,特别对地方政府投入部分能否及时足额到位,要有充分的监督。否则,可能因为配套资金的不到位,使城镇、农村居民无法真正享受到医改成果。

  范军朝(河南读者)尽管各地乡村群众的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看病也有“新农合”作保障,可与城镇居民比起来,看病就医方面乡村的弱势还很明显,仍有一些农民对吃药看病有“畏惧”感,得病时能忍则忍,以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小病拖成大病。所以,政府投入应更多往农村倾斜,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尽可能避免农民因病“致穷”,这样才能把“好钢用到刀刃上”。

  吴江(江苏读者)尽管政府巨额投入承诺向基层倾斜,但会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恐怕还需打个问号。因此,我们必须警惕和限制利益集团争食医改“蛋糕”,约束医疗机构及医药企业的谋利冲动,让医改真真正正惠及亿万百姓。

  政府投入要多向基层倾斜

  省略号(深圳网友)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本次医改的最大亮点,表明医疗改革摈弃市场化、向公益性回归的新思维。强调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意味着人人都可享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而政府作为产品的提供者,就是要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惠及全民、让人人受益。其实,医疗和教育,一直都被称为公共产品,但是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医疗和教育都一度偏离了公共产品的属性。这次医改可以说是对医改市场化路线的一次纠偏,改变医疗卫生机构的盈利化经营趋势,重新回归其公益性的定位。

  张学斌(河南读者)新医改中贯穿了公益性的主线,以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难题为主。而要让新医改方案的公益性实至名归,绝对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尤其要重点支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尽快解决农村公立卫生机构的医生待遇问题。我们相信,随着公立医院日渐回归“公益”,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必将得到有效缓解,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必将如期实现。

  万阕歌(江苏读者)要让公立医院更好体现公益性,其实更应该鼓励发展民营医疗机构。事实上,政府可以多建公立医院并全面推广医疗保险制度,这些公立医院不得再以盈利为目的,让老百姓就近看病,从而彻底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而营利性医院则以民营形式存在,以满足特殊群体的看病需求。这样,老百姓一般性疾病,可以通过公立医院得到医治,遇到特殊情况,要享受更好医疗服务的,则可到民营医院就医。

  公益性应成医改的主线

  马廷刚(山东读者)从某种程度上说,药价虚高、医药回扣现象的出现是以药养医的体制作祟。如果不对此进行有力改革,将极大地对冲掉新医改对公众的利好。众所周知,一种药品要想在医院形成好的销售业绩,基本上要过分管院长、药剂科、库房、处方医生这几关。如果不加大对行业腐败的整治力度,就很难根治在我国已经形成的药品定价“降价——部分药品消失——改头换面提价——招标进医院——再降价”的怪圈,会损害百姓的切身利益和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

<<12>>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