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医改 >> 正文

民间医改策略辐射全国

2009-04-07医改 来源:全民健康网

  他以阑尾炎手术为例:以前只能做切口开刀手术,术后7天出院;现在可以做微创,术后3天出院。而前者的医药费不到2000元,后者则为3000元—4000元(注:在重庆的三甲医院,则约为一万元)。

  “惠民医疗行动和绩效改革,让医院实现了良性循环,即‘以量增收、以质取胜’。医院和医生的收入大大提高,而且都是透明收入。”李剑平院长指指窗外的工地说:“你看我们正在施工建设中的17层大楼,只是我们新办公大楼的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正在审批中。今年6月份一期工程将完工使用,到时我们将拿出其中的一层楼,专门用作惠民医疗行动的‘会员健康服务部’。”

  创始人刘群

  ——“当初只是想驳斥‘药价虚高理论’,没想到这一想就是6年”

  “当年推出这一医改模式,是我在医药行业思考和探索6年的结果;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驳斥当时所谓的药价虚高理论,为药企洗脱‘罪名’。”3月1日,在这一民间医改模式推出3周年之际,作为创始人和主要发起人,刘群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并详述这一医改模式的来龙去脉。

  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的刘群介绍说,他自1989年开始踏入医药行业,从事药品流通和药品生产,拥有自己的药厂和流通企业。

  “1997年是我医药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而当年也是目前仍在探索中的国家医疗改革的真正开始。

  “当时‘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已经暴露,而很多人将矛头直指药企,说医疗费用高是因为药价高带来的,‘药价虚高理论’成为当时主流声音。‘看病贵、看病难’的责任推给了药品生产企业。”刘群回忆说,“于是国家要求不断降低药价,并于2000年开始实施药品集中招标,县、市、省都搞;药企则忙于拼命应付,在招标上花费了大量费用——资料费、公关费,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成本,此成本几乎占用了全部生产利润。当年不仅企业亏损,甚至是全行业亏损。事态几乎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

  “于是我开始想如何寻找一个办法来走出这一困境,如果全国的医药行业不能摆脱这一困境,我自己的药厂也就没有生存空间,没有利润,厂里的4000多名职工怎么办?工资、保险从哪里来?”刘群说。

  他开始到医院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药价和医疗费用之间根本就没有必然关系,医疗费用高并非是因为药价高,药价、药费、医疗费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这是一个新发现和新理论,它与‘药价虚高理论’正好相反。”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