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医改 >> 正文

民间医改策略辐射全国

2009-04-07医改 来源:全民健康网

  刘群解释说,药价是药品自身价值的市场表现,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药费是医生开处方的各种药品的综合,取决于医生处方,具体说就是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数量——如本可以用低价格的青霉素,但医生开了高价的头孢,或是本可以用国产的,但医生开了进口的,或是3天量就够,但医生开了6天量;而医疗费,不仅仅是药费,还包括检查费、诊疗费、床位费等所有费用。因此,药价、药费、医疗费之间不能划等号。

  “随后为了验证我的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我找了很多医院、医生,但找不到突破口。”刘群说,“直到2003年,我想出了‘药房托管’的办法,即通过对药品流通的控制,不给医生处方费、开单费。”

  刘群说他的企业当时托管了价值约84万元的药品,参与的医院包括重庆的垫江县人民医院、南川县人民医院、丰都县人民医院等。他把凡是在医院做促销的药全部换成了没有促销的药,对独家生产的促销药用了相同类型的药来替换。“没想到,这么一搞,效果非常好,药费一下子降了下来,降幅达40%以上。在用药方面,医院的医生全用了有同样效果的低价药,如青霉素。”刘群说。

  此时全国其他一些地方也开始推行药房托管,重庆当地其他医院也自己搞了药房托管,“但他们的药费并没有降下来,有的地方更高了”。

  “于是,我意识到,药房托管这一方式肯定存在问题,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托管药房的企业有很大的可操作性,既可以降低药费,也可以提高药费。”刘群剖析说,“从理论上说,如果托管药房的企业为了销售更多的药,就会鼓励促销,就可能更多地给予医生回扣,于是药费自然就又涨上去了。”

  “有没有另外一种更好的模式?可以克服药房托管的这一人为因素?”刘群又开始对医、药、患三者之间现有的药品流通模式进行解剖:“我发现药费的很大一块是用于支付医药代表和医生,即促销费。那么,可否把这一块拿出来直接补给患者,从而降低药费?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让医生失去开高价药和多开药的积极性,让医药代表从源头上不再有推销高价药的基础。这是惠民医疗行动最初思考的雏形。”

  惠民医疗行动

  ——“这是一条干净的利益链,一种新的药品利益分配模式,从机制上根除‘看病贵’。”

  “基于上述想法,我开始思考如何在医、药、患三者之间设计一个全新的医药模型。”刘群说,这个模型必须具备三个重要因素。第一,要有一个较大的医疗人群,“把患者集合起来组成一个团队”,团队实行会员制;第二,会员有自己的定点医院,即会员组成的团队跟医院谈判,让医院为团队的会员服务,并由这个团队自己组织药品,供团队的会员使用,这个药品既不受医院的干扰,也不受医生干扰;第三,有药企愿意以低于一定比例的市场价为团队供货,即药企要把临床用药促销的费用拿出来补给会员。

  于是,刘群先向当地的公立医院“推介”他的这一模式,同时还要求医院拿出其检验和检查费的5%—20%给会员提供**,并为会员提供必要的紧急救治和绿色通道服务等。“没想到有很多医院对这一模式非常欢迎,愿意做我们会员的定点医院。”刘群说。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