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医改 >> 正文

全科医师注册遇瓶颈

2009-08-07医改 来源:全民健康网

  本报记者  闫 龑

  据统计,截至2007年10月,全国只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全科医学专业的执业注册工作。全国具有全科中、高级技术资格的人员为10670人,但是注册全科医学专业的仅6321人,其中还包括部分地区对初级或非全科医学专业的中高级技术资格人员进行全科注册。因此,大量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师,虽然已注册为某一专科执业范围,但就其开展的全科医疗工作来说,超范围行医现象十分严重。天津社区卫生协会会长董燕敏说:“全科医师执业注册工作不落实,已经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瓶颈。”全科医师执业注册有哪些迈不过去的坎儿?

  现状

  全科医师数量缺口大

  从2001年始,国家实行全科医学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制度,同时逐步落实全科医学专业执业注册范围规定。经过10年的实践与发展,目前我国全科医师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渐成规模,伴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天津社区卫生协会会长董燕敏认为,统计调查显示,全科医师在发展进程中并不顺畅,具备全科技术资格及全科注册人员的数量与配置标准存在很大差距。

  据统计,按照每万人口2名全科医师的最低配置标准计算,目前我国具有全科技术资格人员数量仅占配置需求的8.98%;全国注册全科医学专业的人员数量占配置需求的5.32%。以山西省为例,该省5000余名社区卫生工作者中,注册为全科医师的不足10人。天津市卫生局妇社处处长黄金虎说,天津市从10年前开始,市级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进行全科医师培训,“如果培训出来的医生不能注册为全科医师,那么全科医师培训就成为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

 问题

  称谓五花八门

  “在全科诊室岗位的医生就是全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临床医生都可以称为全科医师”,“具有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的就是全科医师”,“只要经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就可以称为全科医师”……

  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学术界到基层医生乃至全社会,对全科医师这一称谓的理解、判断大多望文生义。“认为全科医生是什么科都了解一点,但什么科都不精的医生。而了解国外全科医生发展现状的人又会觉得全科医生高不可攀,只有极少一部分人将全科执业注册作为全科医师的判定标准。”卫生部妇社司有关负责人称。

  董燕敏说,不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公示牌上,照片下面全都标示“全科医师”,这种情况不只是认识差异,往往也是基于机构考核或评审的要求。而这种称谓又常常被理解为是虚拟的概念,并不影响其个人其他临床专科的专业技术资格、注册范围及专科医师称谓。也有一部分人,包括一些学者混淆了任职资格与执业资格的不同定位,认为具有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就是全科医师,却忽视其是否进行全科专业执业注册、是否在全科医疗岗位。还有一种基于对教育培训相关**的理解,认为只要进行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就可以称为全科医师,所以又给人们一个错觉: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全科医师。

<<123>>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