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疗机构再多些 治疗费用能再下降点
百姓热议新医改方案 治病便宜成职工的期盼
随着新医改**的出台,人人享有、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逐步取消医院药品的加价、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等立即在职工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大家普遍认为,新医改是“还医于公益和百姓”,“平时少得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的医疗保障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实惠。而采访中记者发现,作为本次医疗体制改革的最大利益相关者,看病方便、治病便宜成了职工呼声最高的期盼。
“希望社区医疗机构再多些”
4月8日,记者在贵阳市小河区一家社区医院见到了正在病床上输液的某国企职工李应华。
“新医改说要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非常让人期待。”李应华说,前些天他感冒了,本想挺过去,没想到越来越厉害,只好去了一家医院,结果又是挂号,又是排队。
“输一次液就要花去我大半天的时间,给我经济生活带来了很大损失。”后来,经熟人推荐,李应华来到了离家近一点的社区医院,输一次液只需要3个小时。
“以前老以为社区医疗服务质量不好,心里总信赖大医院,现在我觉得社区医疗服务也不差。里面服务好、质量高、速度也快,真希望这样的社区医疗机构能多几个。”李应华说。
而坐在李应华旁边的退休老职工黄建明也告诉记者,社区医院对退休老职工来说更是一种“福利”。“老人家腿脚不方便,有个感冒发烧就不去大医院了,来社区医院看看医生就行。这样方便了我们,也减轻了大医院的就医压力。”
随后,记者来到了贵阳市人民医院,记者看到,无论是专家门诊还是住院病房,都挤满了病人,其中有不少患者是从各县特地赶来的。
一位负责接待的护士告诉记者:“因为基层卫生院医疗条件比较差,群众一般的小毛病也要跑到大医院来。这让大医院的医护人员不堪重负,有个专家在一天里接诊过100多位病人。”
4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医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2009年至2011年,三年内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将用于基层,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而这些举措也让基层医护人员和群众备受鼓舞。一名镇卫生院院长告诉记者,新医改实施方案中如“新增卫生资源将重点投向农村”、“基层医生工资向事业单位看齐”等**,让基层医务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
“基层医疗设备跟上去了,待遇提高留住人才了,技术水平提高了,患者能就近治疗,节约了治疗成本,大医院也不会人满为患了。”他高兴地说。
治疗费用能否再下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