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在预防和控制药物滥用方面有哪些策略?
联合国对在预防和控制药物滥用方面,有三大策略:减少供应,减少需求和减少危害(又称降低危害)。
减少供应方面,各国通常采取一系列立法和司法手段来控制或消除违禁药品的供应。
减少需求方面,主要通过对社区进行毒品危害教育;教导年轻人不吸毒;提供一些治疗机会,促使吸毒者控制、减量或停用。
降低危害旨在减少吸毒有关的危害,主要目的是帮助吸毒者避免或降低吸毒的不良后果,降低危害的方法并不仅仅以戒毒为基础,而是倡导循序渐进。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降低危害”来解决问题。如当汽车行驶时,我们要绑上安全带,就是要在意外时,把伤害尽量降低。有时我们不必避免做某些事情,只需要留意和评估危险,继而采取适当措施就能降低伤害。引用降低危害这个概念来处理滥用药物问题的灵感也是由现实生活中获得启发,所制定的策略是用来在不能马上停止使用药物之前,让使用者知道并采取一些措施和步骤去降低所带来的伤害。
降低危害的措施包括美沙酮维持治疗、针具交换、健康教育等。美沙酮维持疗法是一种在建立稳定剂量后,长期给以充分治疗量的美沙酮的治疗措施,同时配合以心理咨询与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美沙酮维持疗法对药物成瘾者来说是一种积极的矫正性措施,能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使吸毒者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目前,美沙酮维持疗法在全世界应用广泛,目的之一就是用来降低药物滥用人群中艾滋病的感染率。参加美沙酮维持疗法可减少或停止静脉注射毒品,从而减少静脉注射毒品使用者中通过共用针具造成的艾滋病传播。针具交换项目是指回收静脉吸毒者用过的脏针具,并集中进行销毁处理,然后换取清洁针具。针具交换的核心目的是为静脉吸毒者提供安全清洁的注射针具,阻断由于共用注射器导致的艾滋病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是指采取一定的教育方式,对吸毒者进行毒品知识,艾滋病知识及安全套使用进行教育,以达到预防性病、艾滋病流行的目的。
降低危害措施是解决毒品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在控制艾滋病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泰国等国家开展的降低危害项目,降低了目标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害;荷兰等国家采用降低危害措施未导致药物滥用人数的增多,反之使药物滥用者得到了帮助,并与社会融合,减少了对社会的危害;采取针具交换的地方,没有增加药物滥用行为、影响药物治疗和增加街头的吸毒器具;泰国开展100%使用安全套运动,大大减少了艾滋病的感染率;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因较早采用美沙酮维持治疗,艾滋病感染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