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医改 >> 正文

重庆渝北区61万**乡村医生 切断开处方利益链

2009-07-08医改 来源:全民健康网


  渝北区卫生局副局长胡容认为,应该从基层破解这个难题,因为在农村,公共卫生工作非常薄弱。就拿给儿童注射疫苗这件事来说,很多人甚至不能接受,有些人觉得,不注射疫苗也一样健康。

  “以前在渝北区农村,医务人员个人的工资都是靠开处方来的,因此注射疫苗肯定不会成为他的工作重点,重点是给病人看病、开药,这样才能保证个人收入。而对群众个人来说,也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效果不是很好。”她说。

  这个薄弱的环节,恰恰成为渝北区建设基层公共服务卫生体系建设的突破口。渝北区首先把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剥离出来,“我们认为,重点应该切断医生和开处方保证其待遇的利益链,让他全身心投入到公共卫生工作。”

  “我们具体是这么做的,在医院加挂一块公共卫生所的牌子,医院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所长由医院院长兼任,另外确定一位同志来负责公共卫生所的工作。根据医院规模的大小、当地服务人口的多少,来配备公共卫生所的工作人员,一般有6~8人,多的有10人。这部分工作人员和医院的利益关系基本断开,其他医务工作者还是财政差额拨款。”

  对于公共卫生所的工作人员,收入待遇和工作经费全额由区卫生局拨付,医院不再承担。卫生局同时也给他们提要求——必须全身心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不再兼职做以前的业务。

  切断利益链后,财政投入也随之加大。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局公共卫生科陈娱瑜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300多万元人员经费及工作经费和450余万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190万元用作2009年~2011年的规范化公共卫生所建设经费;108万元建6个规范化产科;规范化、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和村级预防接种点30万元。”另外还有对乡村医生的**,2009年,全区合计共61.2万元。

  这一做法,得到了卫生部陈竺部长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对于这项工作,我们很有信心,应该说是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方向,和新医改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不谋而合的。”胡容说。

  专家建议“三医”比较好一家管

  陈竺出任卫生部部长后,提出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记者在重庆渝北采访期间,一些卫生领域的专家正在当地展开调研。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振忠是牵头起草“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专家之一,他认为,渝北区正在推行的计划,有财政投入机制、人力保障机制等多方面的保障,很具有操作性。

  他在发言时表示,医保、医药、医疗“三医”比较好是一家管,才能把分力变成合力,避免把为老百姓提供实惠的场所变为几个部门博弈的场所。渝北在费用上控制得很好,就因为把两家合成了一家。

  建设基层卫生服务体系,需要一大笔资金。重庆市发改委近日公布的《重庆市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报告》披露,重庆要充分发挥投资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生产,以生产稳就业,以就业增收入,保持投资消费双拉动的强劲动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并统筹安排好地方财力,带动各类社会投资,促进全社会投资稳定增长。

  4万亿元关注公共服务

  事实上,我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彰显了对公共事业的关注。

  今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新进展情况》。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告诉记者:“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在用投资拉动经济的同时,不能为了拉动经济而拉动经济,而应该重视公共服务,其中就包括医疗卫生,要缩小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特别是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基层,关注服务。”

  “4万亿元投资计划,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特点。在促进经济回升的同时,改善一些结构性的矛盾。符合国家缩小城乡差距,改善低收入群众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精神。这是政府要做的,也是应该做的。”易小光强调。

  他告诉记者,从去年至今,重庆获得的中央投资有100多亿元,此外还有其他渠道。“随着项目的落实和推进,还在不断争取更多的资金。重庆提出,在3年内投资额达到1.5万亿元。”

<<12>>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