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公共卫生领域长期欠账“4万亿”投资计划带来突破
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投入将是重要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消息称,在中央扩大内需4万亿元投资投向构成中,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也是重点投向领域,资金测算为1500亿元,所占比例为3.75%。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最薄弱的环节在基层。现实的情况是,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硬件和软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大城市、大农村”特点十分明显的重庆市而言,基层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无论是中央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还是重庆市方面的固定投资报告,都把医疗卫生作为一个重点投入的领域,这对于长期投入不足、欠账不少的重庆公共卫生领域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告诉记者,启动4万亿投资计划,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不为了拉动经济而拉动经济,在动用投资促经济回升的同时,还要关注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公共服务,缩小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基层,关注服务。
文/图本报记者 曾向荣
4万亿元投下来,乡村医生刘世春的生活出现了一些变化。
他是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龙安村的乡村医生,他工作的卫生室刚经过装修,焕然一新,有治疗室、接种室、留查室,还配备有电脑、刷卡机——刷卡机能跟重庆市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系统直接连通,村民在家门口看病,也能直接刷医保卡报账,而不必跑到30公里以外的城区。
让村民在家门口报销医药费
刘世春说,区卫生局**了1万元,用于卫生室装修以及购买诊疗设备。
除了忙于自负盈亏的门诊服务外,刘世春还是渝北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立体网络中最基层的一个环节,他要为当地村民提供妇幼保健、非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防治、结核病的防治等服务,并接受区卫生局的考核。如果考核合格,从今年开始,刘世春能够每年从卫生部门领取到1200元的工作经费。
在渝北区,像刘世春这样的乡村医生有504位,村卫生室有195个,实现了“一村一室”。
每个村至少有一个乡村医生,这样,乡村医生就相当于成为公共卫生所最基层的工作人员,从区卫生局公共卫生科,到镇一级的公共卫生所,到村里的乡村医生,一个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立体网络也就建立起来了。
事实上,乡村医生只是渝北区打造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环节。在渝北区90万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三分之二以上,但公共卫生工作非常薄弱。
重庆市发改委社会发展处的一份课题报告《重庆市医疗体制改革基本思路探讨》在分析该市医疗体制的弊病时称,资源分布不合理,资源闲置与紧缺并存,城市大中型医院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人才过度集中,资源利用率不高。
课题报告还指出,“在农村卫生方面,业务用房、基本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数量均严重不足。全市有4946所村卫生室不符合卫生部合格村卫生室基本标准。农村居民到达最近医疗点的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的比例高达36%。”
医院加挂公共卫生所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