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医改 >> 正文

北京平谷区医改背后:公费医疗支出增速失控

2009-06-17医改 来源:全民健康网

  4月1日,平谷区2.16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整体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这意味着,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延续50余年的公费医疗,在平谷正式废止。

  此项改革,有人为“展现公平”而叫好,也有人为“不太彻底”而质疑。平谷区相关人士坦言,除了公费医疗自身的弊端须变革之外,日益增长的财政支出,也“逼”出了这次改革。

  而作为北京的试点,无疑,此次改革,相对于总计有100万公费医疗者的北京,将有着更大的意义。

  6月12日,刘忠一字一字修改着发给62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一封信。

  信中用简单的问答形式告诉这些退休人员,“公费本”变为“医保本”后,如何选择医院,如何看病拿药,如何报销费用。

  “尽量避免差错,好事要办好。”这位平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局长说,作为北京市首个公费医疗改革的试点区,改革涉及2.16万余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每一项工作要做细做到位。

  4月1日,平谷区正式将2.16万余人的公费医疗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延续50余年的该区公费医疗,自此宣告“再见”。

  “改革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平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士认为,这才是改革试点的意义。

  弊端

  门诊费不能报销、定点医院少成为众矢之的。

  此次改革之前,平谷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公费医疗经历过几次变动,“小改一直在进行,但总不能尽如人意。”平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人员说。

  现行公费医疗执行的是2004年区政府《关于完善公费医疗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医疗经费由政府统一发放,包干形式管理,在职人员每年每人350元,退休人员600元。

  各单位将这笔钱一次性发到每个人手里,门诊费不报销,在指定医院住院治疗超过1300元,享受90%—95%的报销。

  在平谷区内,公费医疗的定点医院是平谷区人民医院、平谷中医院,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按照区域划分,只能选择其中一家作为就医报销医院。

  较低的公费医疗水平,一直受到平谷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抱怨,而门诊费不能报销、定点医院少成为众矢之的。

  另一方面,一些定点医院也对公费医疗颇有微词。

  “公费医疗下,医院的隐性亏损一直在增加。”平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长青说,在公费医疗下,平谷区定点医院隐性亏损每年在500万左右。

  平谷中医院院长见国繁称,公费医疗下的报销是财政承担80%,医院承担20%,“公费报销越多,医院垫付的越多”。这几年,该中医院累计垫付200多万,“已经有点儿不堪重负了。”

  此外,公费医疗制度下,出现了部分“一人公费全家揩油”的情况,刘长青坦言,的确有失公平,在社会上影响很不好。

<<12>>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