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医疗机构改革,一是探索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改进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包括: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实现检查结果互认。“这是新医改最快最直观带给患者的好处。”省卫生厅副厅长马伟杭透露,近期,将在省级医院里试点,推出符合现**活方式的挂号便民服务,进行高效便捷的门诊就诊流程改革。
新医改发布后,记者近日蹲点杭州几家大医院,体验看病流程。病人希望双向转诊制度尽快实施,改变“浙一浙二”等大医院就诊排长龙现象;呼唤公立医院改革能真正“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看病满意度。
一位母亲陪女儿看病的成本4小时奔波看病只有3分钟
近日,杭州天气变化频繁,学生感冒增多,难免相互感染。
杭州赵女士的女儿琪琪是住校生,上周末回家,发烧、咳嗽,怀疑肺炎,于是请假去解放路一家大医院看病。会计出身的赵女士看病之后算了一笔账,按她的说法是:花费不多,但身心俱疲。
1.去医院,用时40分钟。赵女士开车从城西到医院并不远,但停车就花了18分钟。
2.挂号,用时15分钟,2元。排队人太多,专家号子已经挂完了,只有普通号。
3.到分诊台等待叫号,用时55分钟。赵女士手上的号子是62号,当时只叫到18号。
4.被叫到号的患者到医生诊室门口等候,用时10分钟。
5.第一次见医生,用时90秒。医生看了琪琪两眼就闷头开检查单。在这里,时间单位由“分”换成了“秒”。
6.交检验费,不同的项目交费地点不同,分布在各个楼层,用时25分钟,花费178元。
7.检验,排队10分钟,检验时间1分钟。
8.等检验结果,血常规15分钟,胸片1小时。
9.拿到报告给医生看,在医生面前挤了8分钟。
10.医生看结果,用时少于10秒。医生确诊是肺炎,医嘱是挂盐水和口服药。
11.开药,用时60~120秒。
12.到一楼付药费,用时10~30分钟,输液的费用230多元,再加126元的口服药。
13.取药,用时6分钟。此时,琪琪一直病恹恹地靠着妈妈的腿,让人心疼。
14.输液,用时90分钟。
15.输液完毕到地下停车场,交停车费,12元。
16.回家,用时30~50分钟。
“看医生的有效时间在3分钟,输液有效时间1.5小时,却花了4个多小时在路上和无休无止的排队上。看完病我没病的都累出病了。”赵女士无奈地说。
手术等了8天肾结石差点拖成肾尿症
看病难,有患者形象地总结为“三长一短”: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候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而医生问诊的时间超短。
杭州人林先生一周前突发急症,到庆春路的大医院就诊。尿路结石原本不算大毛病,但苦等一周未求得一张病床之后,差点拖成尿毒症。“我在急诊观察室住了8天,还是没排到手术床位!”
林先生说,门诊医生初步诊断是尿路结石之后,便叫他去验血、查B超。
“验血时,我发现前面排了100多个人,轮到我时已经下午了,然后再去拍B超,凑齐几张化验报告时,已经傍晚5点多了,医生下班,我只好又去看急诊,直到晚上9点多,才等到一张观察室床位,开始挂盐水。”因为手术需要入住泌尿科,但那里病人早已满出来加床了。我睡在急诊观察床上,心急如焚。“石头堵在里面,我小便不出来,拖到第四天时,我肾脏的检查指标已经显示有尿毒症迹象。我不得不寻思着找熟人,希望打个招呼早点手术。”无奈熟人也变不出个泌尿科的空床来,急诊医生发现再拖下去,真是害人!于是悄悄建议林先生转去一家下级医院,“那里不用排队,可以马上碎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