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医改 >> 正文

专家谈新医改:医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009-04-10医改 来源:全民健康网

  饶克勤指出,实际上,医改方案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用3年时间,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让老百姓感受到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在不断地提高。 

  渐进的路线符合实际 

  为何要选择渐进性方式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确立呢?饶克勤认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毕竟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循序渐进最符合中国国情。 


  饶克勤解释说,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健康需求和利益诉求。医药卫生体系结构复杂,涉及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卫生监管、卫生筹资等方面,何况当前每个领域都存在或多或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分阶段重点突破,逐步推进。所以,每一项决策出台都需要慎之又慎,很多**都需要先试点后推广。 

  三年内能让老百姓感受到的好处 

  新医改方案公布后,有哪些**实惠能很快兑现?饶克勤说,实际上,在新医改方案出台前,许多重大惠民措施已经开始实施了,有些措施已经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医改的“春风”。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迅速扩大,医疗费用补偿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城市居民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比例为72%,3年内城镇居民参保率要提高到90%以上,用2年左右时间,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农村居民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人口的比例达到93%,90%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明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城乡居民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趋势得到了基本控制。新医改方案出台前,各级政府通过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开展药品招标、医疗服务费用控制和医德医风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按可比价格计算,2003年~2008年,每年平均门诊费用增长4.4%、平均住院费用增长1.5%,明显低于1998年~2003年的年均12.9%和10.8%的增长速度,也明显低于近年GDP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城乡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和干预措施正在落实。一是免疫规划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我国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二是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目前,孕产妇产前检查率达到94%,住院分娩率达到89%。三是农村公共卫生面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安全饮用水比例达到8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2%,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43%。从今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  
    □本报记者 李天舒□  
    
  

<<12>>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