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医改 >> 正文

医保异地结算将在3年内实现

2009-04-08医改 来源:全民健康网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7日发布。《实施方案》明确,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全国居民今年开建健康档案

  昨天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解读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有利于协助医生全面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综合、连续、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有利于跟踪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变化,对其进行系统管理。这位负责人表示,为保护个人隐私,健康档案中的个人信息不作为信息公开的内容。在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将坚持自愿原则;将加强对健康档案信息的规范管理,防止居民健康信息外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卫生部**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李玲表示,针对中国居民流动性不断加强,在全国建立格式、内容相对统一的信息化居民健康档案,将能够确保居民的健康信息,跟人流动,在异地工作居住时能够享受到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的采用和实行将给医疗带来全新的模式。这是保障健康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个有特色的手段。

  医院特需服务比例设上限

  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这是7日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的规定。

  ●解读

  近年来,一些公立医院过多设置VIP高级病房、特需门诊等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引起社会争议。

  业内人士指出,限定公立医院设置过多的特需服务,是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一项举措,也有利于充分利用紧缺的公共医疗资源为老百姓提供服务。

  仿制药品上市价格从低定价

  国家将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为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国家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余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

  ●解读

  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及项目、定价原则及方法;省或市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定基本医疗服务指导价格。

  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扣除财政**的服务成本制定,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的服务,实行分级定价。

  同时,国家将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研究探索按病种收费等收费方式改革;建立医用设备仪器价格监测、检查治疗服务成本监审及其价格定期调整制度。

  为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将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定价方法,提高透明度,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

  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允许患者凭处方到药店买药

  7日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我国将于今年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对目录进行定期调整和更新。

  ●解读

  根据这一《实施方案》,我国将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满足患者需要。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实施方案》指出,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公平可及和安全有效,降低群众用药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基本药物是指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药品。

  记者从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了解到,我国很早就响应WHO的基本药物行动计划,有关部门从1992年起开始制定基本药物目录并且每隔两年调整一次。但我国目前基本药物品种过多,远远超过WHO基本稳定在310个品种的水平。

  专家表示,我国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的、鼓励支持基本药物的生产、配送、价格低廉及临床合理使用的药物**,因而基本药物的作用不明显。为此,新公布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

  基层医务人员工资向事业单位看齐

  7日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提出,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解读

  为稳定基层医疗队伍,《实施方案》不仅明确了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同时还要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实施方案》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偿。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定额定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不得接受药品折扣。探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等管理方式。

  持“一卡通”就医可异地报销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我国将改进医疗保障服务,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12>>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