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正文

科学家恶搞基因实验 蜘蛛羊可产“丝牛奶”(图)

2010-11-29社会万象 来源:全民健康网

  4“荧光恒河猴”病毒追踪法宝

  如何改造:水母发光DNA+恒河猴=遗传病研究标本

  会发光的基因改造动物似乎已经成为全球实验室的新宠物,它们包括猪、老鼠、恒河猴、猫狗等,足以组成一个发光动物王国。科学家在这些动物身上植入水母的发光DNA,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动物身上就会发出绿色的光。这种光蛋白物质被称为绿色荧光蛋白(GFP),目前广泛应用于标记动植物、观察癌细胞扩散程度,以及遗传性疾病的追踪研究等等。

  2008年,研究者们使用一种类似HIV的病毒感染猴子的未受精卵,使其产生了导致亨廷顿舞蹈症(一种遗传神经退化疾病,一般患者在中年发病,逐渐丧失说话、行动、思考和吞咽的能力,这种病的遗传几率为50%)的DNA缺陷,他们在病毒中同时引入了绿色荧光蛋白,追踪病毒对猴子大脑的影响。

  5“人造三文鱼”膘肥体壮繁殖超快

  如何改造:生长激素基因+大洋鳕鱼基因=可食科学怪鱼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已经放行一种基因改良三文鱼,最快在两年内端上美国人的餐桌,它也将成为第一种可供食用的基因改造生物。三文鱼的基因经改造后,体重会在短短18个月内就长到适合屠宰的3公斤,远较一般三文鱼的3年成熟期快。它们体内有两种其他鱼的基因以加快生长速度,包括一种生长激素基因,和一种来自大洋鳕鱼的基因──这种基因确保三文鱼即使身处较冻的环境也能继续成长。这种鱼不仅繁殖速度超快,它的体型也是野生三文鱼的3倍大。反对人士担心它会危害野生三文鱼的生态平衡,或造成食用者正与当局展开角力,希望禁止这种“科学怪鱼”上市。

<<234>>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