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正文

揭开催眠术神秘面纱:找到“潜意识自我”(图)

2010-10-08社会万象 来源:全民健康网

  揭秘

  潜意识才是“幕后老板”

  在很多人心中,催眠术有深深的“妖魔痕迹”,一旦被催眠就像是“傀儡 ”一样思想被操纵。吴向东解释,催眠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当中那么神秘,所谓催眠就是催眠师用引导,暗示的手段使被催眠者跳过意识,直接跟潜意识进行沟通的过程。

  吴向东说,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主要有两种东西在支配,一种被称为意识,一种被称为潜意识,意识与潜意识的区别在于意识可以感知,而潜意识难以感知,而正是这难以感知的潜意识在支配着人的行为。人们98%的行为都是由潜意识来支配的,但是,潜意识的获得与完善依赖于意识的辅助学习。所以,当我们学会某种东西后,潜意识就会接管过来,想改就难了。反之,当潜意识改变了,意识也随之跟着改变。

  有些人常说,“我知道这样做很不对,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这个“无法控制的自己”就是潜意识。吴向东说,一个人只有与潜意识建立良好的统一和沟通关系,他的身心才能平衡,获得有益发展。而催眠,就是找到那个“潜意识自我”的比较好途径。

  平常

  人人都经历过催眠

  就是在这个原理下,催眠师通过指令与被催眠者的潜意识进行交流,在潜意识的状态下,人脑内神经元传导的速度会增快,很多潜能也会被更好地激发。而《盗梦空间》中描述的,获取潜意识当中的某些信息的确是有可能的,催眠疗法就是基于此,治疗某些心理疾病。

  听起来还是很玄乎,但吴向东解释,事实上,催眠几乎人人都经历过,它很平常。

  “其实催眠现象是人的一种自然适应的反应,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自然催眠现象。”吴向东举例,比如驾驶员长途驾驶就很容易遭遇到自我催眠,单调的汽车马达声会让长途司机注意力不集中,这就是催眠状态。再比如长途乘车旅行,旅行途中单调、刻板的车轮转动声也会成为催眠性刺激,诱人进入催眠状态,在催眠中似乎能听到列车员报站的声音,而对其他声音则迷迷糊糊甚至一无所知。凡此种种,都是司空见惯的,一点都不神秘。

  “凡是单调、重复、刻板的刺激都能诱发不同程度的催眠,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方面的体会,这是人的正常反应功能;而催眠术则是帮助人们开发和利用自身的这些功能,为调整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服务的。”吴向东说。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