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关注 >> 正文

中国“地铁大跃进”现象 民生何堪?

2011-01-06民生关注 来源:全民健康网

  盈利困局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因素是,地铁造价一般都很高,短期内很难实现盈利。数据显示,每公里地铁造价高达5亿元,这还不算建设前的拆迁安置成本和建成后的运营成本。

  事实上,世界银行2009年的一份报告已经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是花费巨大且风险很大的项目,“在大多数城市,可支付能力已经是或者将会是一个问题,不好的地铁项目可能会耗尽纳税人的血汗钱(如北京每年**地铁运营亏损20亿元左右)”。去年7月中旬,深圳地铁负责人更是希望推出弹性票价机制以缓解地铁运营的亏损,“深圳地铁自运营以来亏损已达近10亿元,2012年至2016年预计地铁折旧和利息亏损额约220亿元。”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的公共性、社会性和惠民性“天然地”高于商品性。该人士指出,“从世界范围看,地铁大都被作为改善交通生态的公共产品,而非纯粹用来赚钱的商品。地铁作为民生工程,能自负盈亏当然比较好不过,对于暂时不能盈利的部分以纳税人的钱作为**来为公众服务,似乎无可厚非。”

  徐长乐同样认为,“我们应该将长远效应和大局效应算在里面。比如上述所说的地铁建成后带动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布局的调账、就业机会和招商引资的机会等。”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