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也越来越多使用植入式广告。据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的统计,2009年40部影片中仅有有9部完全没有烟草镜头,其余的则是普遍“冒烟”。其中《风声》是故事题材电影作品中烟草镜头最多的影片,烟草镜头总时间占总片长的4.9%。《女人不哭2》是烟草镜头最多的电视剧,烟草镜头占电视剧总时间的3.3%。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建国大业》、《解放》中的烟草镜头最多。《建国大业》出现烟草镜头占总片长的11.76%;《解放》中的烟草镜头占总片长的7.05%。
北京疾病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研究所段佳丽所长表示:“影视剧中通常把吸烟与魅力、成熟、性感和时尚联系在一起,这对诱使青少年吸烟产生极大的影响。我国青少年吸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吸烟年龄呈低龄化,这将对中国的控烟构成严峻挑战。”
据2010年北京疾病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对北京市11000名中学生开展的调查显示:54.11%的中学生表示经常在影视剧中见到烟草镜头,38.49%的中学生认为演员吸烟表现出的是成熟、有魅力,32.87%的中学生表示会尝试模仿影视剧中的人物吸烟。
转变的时刻
“烟害所引起的死亡已经超过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不夸张地说,它是当前中国的最大杀手。”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教授胡鞍钢对记者说,中国不需要烟草业的GDP,那是黑色的,带血的,慢性自杀的;中国需要“堂堂正正的GDP”,是没有负外部性的、健康友好型产业的产出。
世界各国的烟草公司都在频繁地试图说服政府机构和公众,让其相信吸烟会带来经济利益。他们声称,为降低烟草消耗而采取步骤将减少税收,增加失业,甚至吸烟可加速需要依赖的老人的死亡而减轻对国民经济的负担。事实上,烟草对每一个国家都造成大量的经济成本。据估计烟草给世界经济带来5000亿元的消耗,这一巨大的数字已经超过所有中低资源国家每年在保健方面的总支出。
这种情形在中国也不例外。尽管算小账,烟草利税巨大,然而,大账上仍然得不偿失。北京大学教授李玲曾以2005年的数据做过测算,吸烟导致疾病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总和为2275.48亿至2870.71亿元之间,占2005年总GDP的1.15%至1.57%。而2005年烟草工商税收合计约为2000多亿元。烟草致病的经济成本已经抵消了烟草利税收益。
“过去我们讲,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现在,我们必须将类似烟草业这样的黑猫转为绿猫。”胡鞍钢说,绿猫就是健康产业和健康友好型产业,前者如健康保险业、健康管理业等,后者如体育产业、健康食品业等。“围绕健康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产业链,同时坚决限制健康危害型产业发展。这是政府之责!这种转变必须到来。”
胡鞍钢还建议将控烟纳入到国家规划中来,而不仅仅在卫生专项规划中明确。“作为烟草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控烟成败关系世界控烟成败。中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本报记者 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