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
二十、经鼻/口腔吸痰法
(一)工作目标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如有义齿应取出。
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氧疗情况、SpO2、咳嗽能力、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
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应一用一换。
5.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2分钟。
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成人为<200毫米汞柱。
7.吸痰时应旋转上提,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避免反复上提。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间歇3-5分钟。
8.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
9.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
(三)结果标准
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并配合操作。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有效。
二十一、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一)工作目标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呼吸机的参数、SpO2、气道压力、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
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应一用一换。
5.吸痰前后给予100%的氧气吸入2分钟。
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成人为<200毫米汞柱。
7.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
8.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
(三)结果标准
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并配合操作。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有效。
二十二、心电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动态评价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皮肤状况。
2.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3.正确选择导联,设置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4.嘱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5.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8.嘱患者电极片处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等情况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9.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10.停用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规范。
二十三、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使用输液泵/微量注射泵。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年龄、病情、心功能等情况及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患者的合作程度、输注通路的通畅情况及有无药物配伍禁忌。
3.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
4.告知患者使用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目的、注意事项及使用过程中不可自行调节。
5.妥善固定输液泵/微量注射泵,按需设定参数。
6.随时查看工作状态指示灯。
7.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状况,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