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之二在于医院“谋生”的需要导致手术适应证变宽。一些无症状的胆囊疾病,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附件肿块等,只要进入妇科手术大夫的门诊室,做手术的几率将大大提高,保守治疗几乎难觅踪影。缺乏医学知识的患方对医生带有导向性的解释意见较难分辨清楚,难以拒绝上手术台。无痛手术的开展,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防范纠纷出现的过度医疗,如传统的乳房纤维瘤、包皮等门诊手术,现在也要住院,也在悄然形成固定模式。
因素之三是人们的各种需求不断增加,比如对美的追求导致美容手术适应证增多。现在,隆鼻、隆胸等手术增多,手术适应证已在上述4大类基础上被扩大。达不到美容效果或者并发症很高、得不偿失的美容手术真的不少。
因素之四是一些介入治疗等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吸引面临竞争压力的医务人员,在没有完全掌握新技术的前提下盲目开展,或为了完成医院开展新技术设定的指标、晋升职称等,片面向患者宣传手术效果而扩大手术适应证。
手术是解除疾病痛苦的有效手段,但也具有很高的风险。患者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手术适应证是决定手术质量的第一关,医院管理者和各级各类手术医生只有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才能为保证患者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不是手术狂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周仲藩
我一看这个讨论话题,首先是感到十分吃惊,再一看,美国某媒体称一位医生说,除非是紧急手术,手术并不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在手术病人中发现有40%是没有必要做手术的。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我没有到过美国,对美国的医疗情况不甚了解,也许这位医生专指美国的情况,而40%的病人白挨手术在我们国家是绝对不可能的。我是中国的一名神经外科医生,每天都和神经外科手术病人打交道,发现有许多病人我们就是通过手术治疗才挽救了他们的宝贵生命,其中还有很多是垂危的病人。紧急的手术有颅脑损伤的颅内血肿、高血压和脑血管畸形的脑出血,常见的定期手术有各种颅内肿瘤、脊髓肿瘤、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和脑脓肿等。这些都只能通过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或摘除肿瘤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上述病人如果我们仅用药物治疗肯定是徒劳的。
当然,我们绝不是手术狂。我们慎对每一位手术患者,我们有严格的术前讨论制度,手术病人必须要有手术指征。例如,首先明确诊断,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手术适应证,排除手术禁忌证,对病人手术后的效果和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都要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案,术前还要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凡是能通过药物治疗的,我们会尽量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绝不会不顾患者的痛苦和浪费手术费用而随意为患者手术。随着现在先进医疗设施的不断出现,比如神经外科有CT、MRI和DSA等,检查手段不断提高,对病人基本上都能做到诊断明确。
我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0多年了,在我的记忆中,让病人白挨手术的现象有,但寥寥无几,多数是因为手术适应证没有选择好。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手术并发症逐渐减少,手术的疗效逐渐提高了。我们会慎重对待每一位手术患者,力争不让任何一位病人白挨手术,这是一个医生起码的道德。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问题,诸如食品安全,医疗保障,医药信息等,健康的生活应从了解信息开始![[更多精彩健康资讯请进入: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