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医改 >> 正文

把多点执业的医生吸引到社区

2009-04-15医改 来源:全民健康网

  新医改方案提出,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而北京先行一步:“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在社区开办诊所或个体行医。”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把本来紧缺的医生资源盘活了。不过,鼓励医生从原来的医院走出来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把走出来的医生吸引到最需要好大夫的社区来?

  所谓“看病难”,说得确切点是在三甲医院里“看病难”,因为这里患者扎堆儿,而二级医院、社区医院门可罗雀。根源在于基层卫生机构留不住好大夫。

  虽然以前“医生只能在注册地点行医”,但专家并没有被困死在注册地点的医院里,“走穴”一直是业内的潜规则。不过,这种医生的流动大概只有两个流向:一是“平级流动”,即以会诊为名,到外省市的三甲医院去出诊;二是“由公到私”,即利用休息时间,到民营医院去“赚点外快”。专家“下放”到社区医院去出诊,往往是所属医院安排的对口支援,而且少之又少。

  好医生进社区已经很有难度,鼓励医生自己开办诊所更是难上加难。除了中医和口腔科外,很少有医生从正规医院跳出来,开办私人诊所。一方面是以前审批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私人诊所似乎也很难获得社会认同。而且,开办诊所所需要的资金投入一点也不小,还要自负盈亏,并不擅长经营和管理的医生能否通过开诊所盈利?

  由此看来,好**出台之后,还要依靠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保障它的实施,比如:在科研经费上对基层卫生机构有所倾斜;职称评定除了用论文说话,还要考核医生的基层工作经历;在税收、医疗服务定价上对私人诊所给予比较好的**等。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