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医改 >> 正文

松江4年医改试点效果显著 医生收入挂钩医德和医技

2009-04-07医改 来源:全民健康网

  东方早报记者 李祎

  其实,在过去近4年的时间里,上海的松江区和长宁区早已实施新的医疗改革,悄悄地改变着一部分上海人的生活。

  昨日公布的新医改方案称,将“推进医药分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以改变医院以药养医的现状。而在上海,经过近4年的探索,已经通过松江和长宁的试点,形成一套兼顾城保、镇保、农保的三医联动改革方案,成功找到“百姓承担得起,财政支撑得起”的适宜模式。 

  医药分家后效果显著

  自2005年9月,松江区域医疗资源重新规划布局,其破除“医药挂钩”陋习的第一仗,就成功实现了全区所有医疗机构的医药分家。   

  在松江,以前乡镇卫生院的收入主要来自药品,以至于院长、医生一门心思“搞创收”,病人有所抱怨。根据医药分家的改革,松江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级医疗机构,强调加强医疗机构成本控制,推行药品集中采购的“管办分离”及根据病人流向而确定医保基金预付额度,实行“账户在财政、管理在卫生”,有效地遏制了医疗单位的趋利行为。

  改革后,处方药价与医生无关,患者的费用自然也就出现了回落。松江区中心医院和洞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继被列入“上海市同类医院均次看病费用最少”的医院。

  正是看到了松江成功的经验,上海将继续深化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6种基本药品 “零差率”**今年将在全市全面实施。

  同时,卫生行政部门还将采取改善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收入挂钩医德和医技

  新医改方案昨日公布后,华山医院一名临床医生和大学同学、同事展开激烈的讨论,他们关注的焦点不是医药分家对自己收入究竟有多大的影响,而是其中简单的一句话,“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医务人员改善服务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松江区中心医院的一名临床医生说,调动积极性的确是考验各地方管理者的一道难题。目前在松江区,调动积极性的办法就是医生**分配办法中,有两个重要组成环节都有病人直接参与考核。

  松江区中心医院给医生分配**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是对医生所负责病人的随机调查,这是一个专门针对医德医风的随机调查,调查数据可左右医生的**。另一个是医疗技术“硬指标”,即手术中的差错率和病人的投诉。如果病人对医生的诊疗方案或用药不满意,继而投诉到相关部门,医生的收入将受到影响。

  这两个指标与医生收入挂钩后,杜绝了“医生开大处方”现象。医院还专门设置HIS系统,动态监测每个医师的个人药医比重。在医师个人用药明细中,以每种常用药物为统计项目,HIS系统分别统计了各医生的用药数量、处方金额。医生姓名和使用该药开出处方金额的大小也一目了然。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