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好流氓啊!”这是在北梢门附近一所小学任教的张老师,在给孩子们上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时遭遇的尴尬一幕。
上课时曾有女生说他“流氓”
今年30岁的张老师在小学任教已经有7年时间了。自从小学教材改版后,原来的“自然”教材改名为“科学”,并且将青春期健康教育及性发育的内容相应增多,他就一直很困惑。
“受精卵是什么?”“这些器官都长什么样啊?”张老师说,在给学生们上课时,他经常被学生们的这种问题搞得面红耳赤,有时只能以“回去问家长”来救驾。
去年,当他讲到女生青春期第二性征时,有女生在课堂上就对他说:“张老师,你好流氓!”惹来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有的女生直到六年级了,还认为两性的区别就在于头发的长短和能否穿裙子。
老师希望得到专家指导
昨日,张老师给记者带来了六年级的“科学”课本,里面有一个章节涉及青春期教育。张老师说,刚开始带科学课,遇到这个章节他就让学生们以“悄悄话”的形式回去问家长和亲戚,但他发现这种方式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有的孩子回家就没有问过家长,有的虽然问了但被家长胡乱搪塞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