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正文

女子自述吸毒经历:无知毁我一生 因此感染艾滋

2010-12-16社会万象 来源:全民健康网

  专家点评

  “生活可以娱乐,生命不可以娱乐。”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协调部主任陈清峰指出,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吸一口,入虎口。”北京大学依赖性研究所所长陆林介绍,科学研究表明,吸毒成瘾确实存在个体差异,第一次吸毒者中,70%的人会觉得没什么感觉,但经过二三次或多次后即会成为瘾君子。因此,对于毒品,永远不要吸第一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禁毒防艾教育不力,遮遮掩掩,错失良机。”公安部禁毒局预防教育处处长宋增良认为,禁毒防艾宣传如何能走进百姓,做到入脑入心,是一个急迫的问题,一个严峻的挑战。

  2 “俱乐部毒品”迅速蔓延

  新型毒品属于兴奋剂和致幻剂,诱发吸食者产生性亢奋,忘记使用安全套,增加艾滋病的传播几率

  绝望、痛苦过后,阿玲并未觉醒,在毒品的泥潭中愈陷愈深。

  “开始是毒品追你,后来是你追毒品。”阿玲说,毒瘾上来时,她拼命去找钱,骗过父母的财物,偷过别人的东西,交过三四个“以贩养吸”的男友。

  买毒品,阿玲经验丰富。大街小巷中,那些衣着不整、目光呆滞、面黄肌瘦者;电子游戏室里、台球桌旁,那些手臂上有针眼、刺青(文身)者,都是她的目标人群。她将他们拉到一旁问:“有没有东西?”“不要装啊,我也吸呀。我从外地来,给点方便吧。”结果,总能如愿以偿。

  从传统毒品海洛因,到新型毒品摇头丸、冰毒、K粉等,阿玲全都吸过。“摇头丸吃过后很刺激,飘飘欲仙,兴奋、冲动,一个异性难以满足需求。”

  近年来,海洛因流入我国的数量明显减少,但是一些大中城市娱乐场所吸食、贩售新型毒品的情况日益突出。

  和着迪厅震耳欲聋的音乐,摇头狂舞的阿玲常见“酷哥”们忽悠小女生:“摇头丸是娱乐消遣品,有减肥功效”,“‘溜冰’(吸食冰毒)是有钱人的享受,拿来玩一玩不会上瘾。”

  “这些话纯粹蒙人。”阿玲感同身受地说,“摇头丸停用后虽然不如海洛因那样万箭穿心地难受,但心瘾很重,一到晚上就蠢蠢欲动。”

  但在毒贩们的诱骗下,许多年轻人不知道摇头丸、冰毒也是毒品,反把它们当作一种交际时尚。不少高中生过生日,不再请同学去饭店聚餐,而是到夜总会包房“溜冰”。

  看到像自己当年一样步入深渊的孩子,阿玲也偶尔伤感心痛。“我妈就是被我气死的,我让她伤透心……”

  2009年6月的一天,阿玲与同伙去宾馆开房。他们鬼鬼祟祟、不让打扫房间的异常举动,引起服务员怀疑。第二天一早,烟雾缭绕中正在“溜冰”的他们,被警方一举查获。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