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你具体做了什么?
小吴:开始时我联系了云南的一家机构,他们说路太远了顾及不到,但鼓励我说,这是明显的就业歧视,让我坚持下去。之后我又联系了北京的于方强他们的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他告诉我这是典型的就业歧视,问题出在公务员体检标准上。这个标准是错误的。他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代表着74万乃至更多的艾滋感染者。刚开始时,我们几乎每天通1个小时左右的电话。
京华时报:没发生这件事之前,你的人生规划是什么?
小吴:很普通的人生,没什么特别的规划,别人怎样我就怎样。毕业之后找工作、赚钱养家,之后结婚生子,最后孝敬父母,就这样。
最恐惧身份暴露
京华时报:站出来后,一个潜在的大风险是你的身份暴露,你想过这样的场景吗?
小吴:不敢想象,所以我很谨慎。
京华时报:与失去这份工作的恐惧相比,哪一个更令你难以接受?
小吴:身份暴露吧。其实也是难于取舍的,但那时候就很纠结,但你总要做一个选择,是吧,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所以我还是觉得工作是最实际的,前提是保护隐私。没有工作对我这个病显然是不利的,整天胡思乱想那怎么行呢。隐私可以通过自己、律师、社会的保护来做到的。
京华时报:在诉讼期间,你从事什么工作?
小吴:代课老师。
京华时报:周围人知道你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么?父母知道吗?
小吴:不知道。我是一个人住。
京华时报:你心理很坚强?小吴:嗯……不知道……算是吧!
京华时报:你的语气像发生在别人身上?
小吴:嗯……不知道。我一直都这样吧,记者来我这边都觉得很惊讶,他们一直认为我很颓废,或者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可能因为这个病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