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正文

语文教材造假 杜撰名人故事、修改经典原创

2010-10-21社会万象 来源:全民健康网

  “鲁迅大撤退”的风波还未完全退去,小学语文教材又陷入一场新的“杜撰”、“造假”风波,并被指有“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四大缺失——近日,一个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的民间研究团体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再次“炮轰”小学语文教材。中国青年报刊载这个新闻后,再次在网上引发了“教材大讨论”。本报记者昨天也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陷于风波之中的苏教版小学教材编纂者——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参考书副主编朱立奇。

  第一炮:

  杜撰名人故事

  “小学教材杜撰名人故事”的质疑,已经不是出现第一次了。而其中颇为有名的两篇——《陈毅探母》和《爱迪生救妈妈》,这次也被“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提到,作为教材“杜撰”的例证。

  第二炮:

  修改经典原创

  研究团队称,教材文章对作家原文进行修改,以致教材中的文章失去了原作的韵味。火力比较集中的是孟郊著名的《游子吟》和安徒生童话改编的《一颗小豌豆》。

  研究团队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一些文章所塑造的母亲形象和反映的母爱是“病态”的,经典缺失、儿童视角缺失、快乐缺失和事实缺失。

  《陈毅探母》 课文描述的是陈毅元帅回乡探望母亲,亲手为生病的母亲洗衣服的故事。

  研究团队称,在陈毅元帅的传记和生平年表中都查不到有关记载。而在元代《二十四孝》中,可以找到和《陈毅探母》一文完全同质的一则故事——《涤亲溺器》,该故事描写了身居高位的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便桶的事迹。

  《爱迪生救妈妈》 文章描述爱迪生妈妈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到家里来动手术,但是灯不够亮,小爱迪生想出办法把所有的蜡烛放在镜子前面,集中光线让医生完成了手术。

  研究团队称在委托留美学生查阅文献及求证医学专家后得出结论为,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是1886年,爱迪生生于1847年。

<<123>>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