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喊冤 并非细菌起源地
NDM-1研究报告公布以来,无疑对近年来正大力发展医疗旅游的印度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并引起了印度医疗机构的强烈反弹。印度卫生官员公开表示,上述研究结果是 “不科学的”和“出于经济利益驱动的”。印度卫生部甚至指出,不仅“超级细菌”起源于印度的这一推论“没有科学数据的支持”,研究人员也得到欧盟、维康基金会和惠氏的资助。
印度传染病专家日前对媒体说,近来印度出现携带NDM-1抗药基因的“超级细菌”,显然与印度国内长期滥用抗生素现象有关。
新德里阿波罗医院传染病专家阿布杜尔-加法尔对媒体说,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抗生素诞生之初曾是杀菌的神奇武器,但细菌也逐渐进化出抗药性,近年来屡屡出现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加法尔说,印度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现象较为严重的国家,造成某些抗生素对60%至70%的印度人口不能起到有效抗菌作用。而发达国家这样的比例平均只有15%。
加法尔认为,今年仅在孟买的一家医院就连续发现22例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感染病例。他认为,如果对印度全国的类似病例进行统计,其结果将是惊人的。
新华时评
起源不重要 应对是关键
近来,一种新型耐药细菌在南亚和欧美一些国家感染患者甚至导致死亡,引发人们对该细菌进一步跨国传播的恐慌。那么这种耐药细菌是否真的可称为“超级细菌”?对此人们应理性看待。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传染病》11日刊登研究报告称,英国医院发现一类新的耐药细菌,感染者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受外科手术。这种细菌抗药性极强,已感染英国、美国、瑞典、荷兰、澳大利亚个别居民,报告将这类细菌携带的抗药基因命名为“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而印度因文章将细菌发源地指向本国而表示不满,从官方到专家纷纷高调驳斥。
“超级细菌”本身到底有多大威胁?事实上,所谓的“超级细菌”名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于上世纪60年代已首次发现于英国,常规抗生素治疗对感染者不起作用,严重感染者可能死亡。这一细菌近年来曾多次肆虐英美等国,并在各大洲间传播,在非洲更加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