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鉴香港反腐?
香港方面来传授反腐经验;有纪委书记认为,因体制差异,纪委工作不独立,很难同级监督
6月23日,香港廉政公署社区关系处助理处长穆斐文,登台给400多名市级纪委书记讲“香港打击腐败的经验和成功要素”。
外界有人称这节课为“开眼课”。但很多纪委书记并不认可,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曾去过香港廉政公署学习。
哈尔滨纪委书记姜国文曾去香港学习。在他看来,香港与内地文化、体制都有很多差异,“香港高薪养廉,公务员都很谨慎,不会为了一点钱丢饭碗,而我们公务员工资低、侥幸心理浓……”
香港廉政公署专员汤显明曾表示,廉政公署之所以成功,关键有完善的法制及执行体制,尤其重要的是廉政公署的独立性。
姜国文认为,纪委也要保持独立性,但目前同级监督很难,“比如同级纪委书记很难监督同级党政一把手。”
姜国文也做了探索,试图打破同级监督难题。他在下辖的五常市尝试设立“乡镇纪工委”。
姜国文首先撤去了五常市21个乡镇的纪委书记,然后“在人员编制、财政负担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三四个乡镇设立一个纪工委”。并且,“纪工委”的人权和财权直接归属县纪委。
于是,纪工委的领导由县纪委常委兼任,他们与乡镇一把手同级,就能很好地对乡镇领导进行监督。
姜国文说,成立纪工委后,村民上访大大减少,因为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不敢再勾结起来侵害农民的利益。
但这样的试验是否能扩大到县市,姜国文也不得而知。“把腐败扼杀于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