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正文

“养生大师”全线沉默 谁是养生乱象的罪魁?

2010-06-23社会万象 来源:全民健康网

  谁是养生乱象罪魁

  在舆论的顶峰,立刻采取一些管理行为,虽然看着解恨,却显现不出合法的程序正义,沿袭的是示众游街平抑民愤的传统执法观念,暴露了一种以暴制暴的心态。

  □文/本报记者 孙燕燕 蔡虹 谭娜

  一个个“神医”前赴后继,但是养生市场却从没有因此而变得冷清。在北京,“清华池”是一家上百年的老字号,并提供养生“足疗按摩”服务。足疗师窦志勇告诉《北京科技报》,现在,足疗养生行业日渐升温。“2009年3月份店内的记录显示,每天的客流量只有30~50人,周末也就在60~80人/天。而到了今年,每天的客流量最少也要在120~140人,周末可以达到200多人/天。”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告诉记者,目前,人们对养生和保健的需求确实越来越高了,尤其是继SARS和甲流之后。这从保健品市场的消费数据就可以看出来,2009年,他们监测发现,目前国内保健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日本,上升为全球第二位。数据显示,美国的年消费量为1100亿元,中国则为911亿元。并且,从2006年到2009年这三年间,国内每年保健品的年消费增长额都在30%左右。因此,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中国将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保健品消费国。

  之所以类似“张悟本现象”层出不穷,首先是因为,目前普通民众对于养生知识虽然非常感兴趣,但是科学观念还非常匮乏,基本上处于一种盲从的状态。

  “去年年底卫生部关于国民健康素养调查显示,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只占6.48%,也就是说100个人里还不到7个人能分辨健康信息的真伪。”郭凡礼说,正是健康素养的缺乏,才让不科学的养生理论大行其道。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也阅读过张悟本写的养生书籍。他告诉记者,在这本书里,关于经络和穴位的中医基本理论是没有错误的。“但问题在于书中提到的搭配方子。这些方子都是个人的体验以及道听途说,没有科学论证,也存在一些错误。比如,张悟本的书中提到‘生吃黄鳝’可以治疗肠梗阻。其实,这是瑶州、苗州等少数民族的土方子,黄鳝钻来钻去,可以打通人体堵塞的大肠和小肠。但是,一旦黄鳝进入胆道,就会造成胆管堵塞,易使人们患上‘堵塞性黄疸型肝炎’。”

  中医“药食同源”的说法在中国深入人心。从春秋战国到隋唐,各种著作中提出的可供食疗的食物超过了200种,目前卫生部也界定了近百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常识和习惯,加上中医本身的一些理论和说法,使各种养生理论更容易被人们信服。

  目前,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很多人还不能理解,现代医学并非全能,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被彻底治愈,现代医学还会存在诊断不清楚、疗效不满意等问题。这些都催生出大量有养生需求的民众,他们也因此宁愿相信“神医”。

  “类似问题之所以发生,我们也不能把责任完全推到张悟本这些人身上。”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段鹏告诉记者,在这些事件中,媒体也有一定的责任。

  在某知名电视台任节目编导的宋小姐告诉记者,在制作养生类节目时,为了追求节目效果,通常编导都会要求来访专家将药物和治疗方法说到有近100%的效果。“如果连自己都不能确定一定能够治好疾病,这样对观众怎么能有说服力?扩大的疗效才更易被人接受、参考、效仿,从而引起社会反响。”

  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份调查显示,养生保健电视节目收视率长期稳居各类电视节目的前三位。除了央视外,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上星电视中,开办养生保健节目的有20多个。一些电视台,养生医疗主题类节目占节目比例约8成,为了提高收视率,节目组也更愿意捧红一些养生、医疗明星,扩大其影响力,聚拢固定的收视人群。

  而如今,图书出版界的运作模式也加速了神医的崛起。很多养生专家自掏腰包出书,为了图书能够畅销,出版人会通过“打榜”的方式让其进入有影响力的图书排行榜。与此同时,包装团队也会为养生专家虚构出种种光鲜的经历和头衔,并将这些打在书、海报上进行宣传。媒体和图书出版的“配合”加速了这些人的走红,因此一批批“神医”就这样诞生了。

  段鹏说,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该属于社会大众以及所有公民,但是中国的媒体离这个要求却还有一段距离。由于资讯发达,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都是一致的,任何一个热点问题都不可能会存在独家报道,于是媒体会被一些事件背后的推手和炒作迷惑,从而导致跟风现象。“但是无论在哪个国家,任何年代,媒体都要把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其次才能考虑盈利问题。”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