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读者向本报反映,一些患者和家属在候诊室冲方便面、吃快餐,还有人随手就把餐后垃圾乱扔,搞得候诊室内空气污浊而且卫生堪忧。为此,记者特意走访了一些北京市的三甲医院。
中午12点15分左右,记者刚刚走到西城区某三甲医院的门诊楼前,就看见了四五个卖快餐的小贩,他们的快餐车上有煎饼、玉米、各种盒饭等快餐,不断有人从门诊楼走出来买午饭。
进入门诊大厅,一股混合着各种饭菜味和药味的气味扑鼻而来。当记者来到候诊室,看到五六个患者和家属正坐在椅子上吃盒饭和煎饼,还有几个人大口啃着玉米。
在地下一层的患者休息区,记者看到该区域正对着医院药房,四周都是商店,中间摆着20多张桌椅,几乎座位都被吃饭的人占满了。不少人吃完饭后就把方便面盒和快餐盒扔在桌子上。
当被问到在候诊室和休息室吃饭的原因,不少患者表示,候诊时间很长,总不能空着肚子等吧,自然是候诊室或休息室吃饭最方便。还有一位专程从外地进京就医的患者告诉记者,这些快餐还算便宜,一盒4元的方便面就能吃饱,买瓶矿泉水也就2元钱,即使吃包子,16元就能吃饱,而且商家还会送碗粥。
当记者提到候诊室是看病的地方,有没有考虑过在这吃饭容易吃进去“细菌”时,一位患者家属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顾不上那么多了,能吃上饭就不错了,总不能饿着肚子等吧。大不了吃饭前好好洗个手呗。”
对此,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医院管理中心原主任丁晓燕表示,患者在候诊室里就餐,确有不妥之处,一是医院是感染高风险区域,在这个地方进食卫生没有保证,另一个就是候诊室里本来就人流大,气味浑浊,如果在这里吃饭,可能会使气味更加难闻。但是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不少病人或家属是从外地赶来的,或着急看病,也可能是图方便或者为了省钱,随便吃点快餐就了事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生来教授表示,“我们在医院里为患者和家属提供饮食,主要是为了提供便利服务,但由于目前很多医院因条件所限,没法在医院里将生活区和医疗区截然分开,确实存在着卫生隐患。但这是利大于弊,而且院方可以通过加强饮食的卫生管理来将风险降至最低。”周生来教授说,实际上,有些医院曾经停止对就诊人员的饭食供应,结果因患者和家属的“呼吁”而恢复。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主任纽文异也指出,为了保证候诊区的就诊秩序,医院确有必要采取一些管控措施或进行善意的提醒,让患者或家属不要在候诊区就餐,此外,更为根本的是,如果医院客观条件允许,应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为候诊者提供单独的就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