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值得重视
采访中记者发现,日本核电站发生爆炸事故,也让一直以来蒙着神秘面纱的核能和核辐射装置走进公众视野。王作元说,在核电发展的短短几十年内,先后发生了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和日本此次的福岛事故。按照理论计算,发生这类事故的概率为10-5~10-6,即每10万年到100万年才会发生一次。“但现实是几十年内就发生了3次,说明计算和实际情况还是有差别的。”
王作元说,每一次核电事故,都会让核电发展吸取经验,升级防范措施。例如,美国三里岛事件后,核电站反应堆的外壳必须由10厘米厚的钢壳包裹;切尔诺贝利事件过后,钢外壳外面厚达1米的水泥外壳的重要性得以凸显;而这一次,冷却系统的失灵将给未来的核电建设提供电路设计和应急措施方面的宝贵经验。“公众很关心核电站,但出于安全原因,核电站都有严密警卫措施,普通公众不能接近。建议核电站设立公众接待中心,普及核电知识,回答公众关心的问题,这对解除公众的疑虑很有必要。”此外,核电虽然是安全的能源,核电技术也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但核电站还是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民众对此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是正常的。因此,政府要认真做好核电知识普及与核电事故的应急准备工作,做好信息沟通,把核电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
艾辉胜认为,相比于核电安全,在我国,民用放射源的安全问题更值得重视。资料显示,1988年至1998年,中国大陆共发生放射性事故332起,受照射总人数966人。放射源丢失事故在所有事故中约占80%,共发生258起,绝大部分为责任事故,丢失放射源584枚,其中256枚未找回。根据国家核安全局的通报,2004年和2008年,山东和山西曾发生放射事故,均造成人员伤亡。这些事故提示政府对民用放射源管理还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