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关注 >> 正文

四成患者输液有的只为安心 医生:输液有三大风险

2011-01-15民生关注 来源:全民健康网

  医生:不输液

  担心出现医疗纠纷

  不少医生也向记者坦承,输液多也有他们的因素在里面。

  急诊科是输液比较多的科室,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宗建平告诉记者,在可输可不输的情况下,医生选择输液有时候是为了自我保护。

  “感冒死人,中国人肯定没法接受,只要这种观念在,就无法杜绝有些医生会选择性输液。”宗主任说,一般来说,在可输可不输的情况下,医生为了保险起见,让病人输液,以免出现意外,引起医患纠纷。

  提醒:

  输液有三大风险

  朱利华说,与口服药相比,输液有三大副作用:输液时针孔从体外进入血管,会有小创伤,有被感染的风险;个别人会有输液反应,出现颤抖、发烧等症状,如果发现不及时,有致命的危险;此外,感冒发烧输液主要成分是抗生素,用多了,体内就会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后再输药效就不明显了,要用更高级的药才会有效。

  朱利华说,病人的用药观念要改变,能口服就不用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用静脉输液,力求把药品使用的副作用和风险降至最低。

  比较:

  欧美国家一般不输液

  朱利华说,在参加一些研讨会时,欧美的国外专家说,他们一般不给输液。如果建议病人输液,他们也马上会问:“为什么要输,能不能不输?”

  朱利华说,从她的接诊经验看,高素质群体选择输液的相对少一些,宁波本地人又要比外地人少。

  陈晓敏给记者讲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国人拉肚子就输液;但在国外,医生可能会让你喝橘子水和盐水,橘子水中富含糖类,与盐水一起引用,效果等同于输液。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