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关注 >> 正文

美对华贸易调查 半月内发动24起之多

2010-10-25民生关注 来源:全民健康网

  中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15日半个月时间内,美国商务部对华发起的贸易救济和相关案件多达24起,12日-15日4天内就发生了9起。

  相关专家指出,在美国利用汇率施压中国未果后,中美经济博弈重点正转向实体贸易领域,未来一段时间,双方发生贸易摩擦的频率会更高、范围会更广、涉及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和新兴产业,我国应在遵守世贸规则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在相关领域主动发起反倾销、反**调查,以解决中美间“违规成本不对称”现状。

  美再祭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中期选举在即,其国内经济问题最受公众和政界人士关注。对美国而言,汇率和贸易保护主义是两大利器,前一阶段,唱主角的是汇率。

  失业率保持9.6%的高位,经济复苏缓慢,奥巴马提出的“出口倍增”(未来5年出口翻一番)宏伟计划起步糟糕,种种原因叠加,人民币汇率成了美国国内问题的“替罪羊”。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财政部长盖特纳称将与其他国家联手向中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一时间,中美汇率战山雨欲来风满楼。

  但是,中国有序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针,汇率变动考虑经济和外贸产业承受力的立场,特别是自今年6月19日以来人民币汇率已升值3%的现实,凸显了美国指责人民币币值低估的无力和尴尬。

  日前,美国财政部推迟了向国会提交下半年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报告》,报告最受关注的内容就是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显然,在货币战争全球喊“不”的情况下,纠结于人民币汇率既是一厢情愿,也是不合时宜。

  “人民币升值不能减少美国逆差,也不能提高其国内就业率。”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博客)看来,美国在汇率博弈中空间有限。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希望转变国内经济发展模式,从以虚拟经济为主转为同时发展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白明认为,汇率战只是美国表面意图,其真正用意是通过汇率作用于实体经济,以实现国内经济转型,这将使实体经济发生摩擦的机会增多。

  汇率利器失效,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便成为美国的必然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选择,也与美国中期选举有关,以美国启动对华清洁能源产业301调查为例,提出调查申请的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这一北美最大的工会是民主党的票仓,为奥巴马当选总统立下“汗马功劳”。

<<12>>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