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在采光、空气质量、容积率方面受到周边居民质疑外,还有人担心,在市中心高房价地区建设经济适用房可能会滋生腐败和寻租的空间。
上述政协委员的《建议》就表示:该地块处于内环高价房地区,周围房价已经高达3万每平方米。政府为何一定要在如此昂贵的地段建设一栋经适房呢?接下来应该如何定价呢? 如果最终定价远远低于3万(可能性非常大,否则符合申请标准的家庭也根本买不起这房子),此巨大的价差一方面势必形成巨大的寻租空间。
佳信徐汇公寓内的居民姚先生说:“除了可能存在腐败空间之外,我们周边居民也担心,经济适用房的低售价和低收入人群可能会拉底原有周边三个小区的房价,这也是很多居民担心的事。”
上海房地产业界一位资深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上海市中心不少地区的居住楼盘对于居住人群资产和收入情况都有比较清晰的定位和市场细分,如果采用‘贫富混居’的模式来开发楼盘,包括配套在内的市场细分和定位可能会找不到方向。”
自去年年初开始,该地区相关小区居民已经向上海市人大、政协等相关部门反映了诉求,并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提供了回复意见。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市政协针对上述居民的答复意见称“已准备将该经济适用房用作人才公寓”,并称“项目推进过程中也兼顾了周边业主的利益”,希望通过此举缓解周边居民对于“贫富混居”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