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正文

白条账单让医院不堪重负

2012-03-14医药资讯 来源:全民健康网

  太原市中心医院110、122综合协调室陈晓峰主任告诉记者:“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每年我们都要收到很多120急救送过来的醉酒后的人,有的醉到不省人事,医生担心他们出什么意外,需要做一些常规检查,看有没有问题,没问题就输点醒酒药。病人第二天醒来后,大多都是拍拍屁股走人,跟他们说收费,他们反过来会质问我们"为啥把他们弄到这里?又没有求你们。"有一个被救过3次的市民,3次因为喝酒醉倒在路边,3次被路人发现并打电话报警,到医院接受完治疗后就离开,欠费已经累计上千元。”

  记者采访了省城多家大医院后发现,此类事件在各大医院均有发生,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各大医院欠费惊人

  120急救中心往往是急救的第一站,一直都是“先救人,后付费”。救人是第一位的,这是毫无争议的,但欠账在不断增加也是个不争的事实。太原市中心医院110、122综合协调室有一本厚厚的记录本,里面全部是欠账单,记录着每个从这里迎来送走,却没有交一分钱的病人简历。陈晓峰主任告诉记者:“我们这个部门是2004年9月成立的,从开始成立便收治无主病人,几年下来,欠账越来越多。就拿急救车这一项来说,每月急救车都会有二三十趟属于白跑,按最低每趟120元计算,每个月就有两三千元的欠账,一年下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近几年,无主病人每年的欠账都达上百万,虽然政府每年拿出一部分来**,但终究难以把欠账全部填平,每年欠账仍有几十万元。”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有市民打电话询问是不是医院能给病人免费治疗。

  有患者欠账的医院不只一家,而是医院目前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2005年3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向社会公开承诺,对所有来院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先救治、后收费”、“有钱无钱、救命第一”的服务承诺。去年,该院把这一承诺服务范围从急诊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扩大到住院急危重症患者以及个别特困患者。据了解,该院服务承诺履行6年来,共抢救危急重症患者6900多人次,包括生命垂危的农民工、身患重病的孤儿和孤寡老人、无主患者、生命垂危的犯罪嫌疑人等,医院为此垫付了近60万元。

  一家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医院因为急救要不回来的钱,大约是几十万元,越是综合性、水平高的医院,由此产生的“白条”、“死账”就越多。就是在社区医院,也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有的时候病人会偷偷走了,医院只能吃哑巴亏。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每年医院的患者欠费数目已经颇为惊人,日常必须有专人进行管理。

  亟盼建立救助机构

  “如何解决高额的病人欠费问题,当前的确是困扰各个医院的难题。尤其对于外来特殊人群的看病问题以及部分病人故意拖欠医疗费、占用医疗资源,卫生部门至今也没有建立全面有效的对策。各大医院都希望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专门的机构,代医院追索医疗费,同时形成健全的追索医疗费机制,包括借助司法力量来协助解决。”太原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山西省政协委员郝敏表示,病人欠费问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来关注这个问题。她提议,政府可设立社会救济(慈善)基金,这样既可保证病人的治疗,又可保障医院的发展。同时,呼吁社会和舆论对医院被欠、逃费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她认为,民政部门也应该加大对贫困家庭的保障力度,只有相关部门加强合作,整个社会都来关注贫困患病者,才能让更多的人都能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医院病人欠费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能让医院的医生、护士“干着活,受着屈”,出了力又不讨好。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彭磷基也表示,由于这种问题普遍存在,建议尽快建立医疗救治基金,解决弱势人群的特殊困难,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他说,首先要建立国家医疗救助机构。其次,确定医疗救助资金来源。各级政府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列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医疗救助,各级红十字会和慈善机构每年向社会专门募集医疗救助资金。各级组织、单位和企业,以及公民个人通过各种形式随时向国家医疗救助机构捐赠资金用于医疗救助。海外华人华侨、国外企业和组织以及国际友人的捐赠也是重要的资金来源。此外,还要明确医疗单位的责任。通过立法明确各医疗单位在医疗救助过程中的责任,主要包括:对危重病人先行救治,再按程序申请医疗救助资金;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应该减免医疗费用,免除挂号费、床位费等。

<<12>>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