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市民健康情况严格保密
记者:如何保证“签约”市民信息的安全性?
北京市社管中心副主任张向东:这点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一方面,要求每个健康团队的人员严格保密市民的健康信息;另一方面,在信息系统内也进行了设置,除本健康团队外,其他任何人员都看不到非本团队所签约者的健康档案。
记者:如何保证契约化健康服务的效果?有何强制力?
张向东:卫生部门将对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进行全面管理、日常监督与考核,并通过暗访、对居民进行知晓率调查,将该项工作纳入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年终绩效考核。健康团队需履行全部签约内容,签约者也需配合家庭医生的健康干预等治疗,否则该协议将自动终止。
记者:社区医务项目不断增多,政府部门有无加人或加薪计划?
张向东:社区医务人员的待遇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关注,去年本市社区卫生工作者平均年收入4.2万,低于本市人均工资水平,预计今年将调整到5.81万。同时,卫生部门已与医科院校建立了定向培养机制,通过降分等方式吸引学生服务于远郊区县的基层卫生机构。
-其他规划
年内实现医师多点执业
医改之就诊规划
通过鼓励大医院共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可在社区“多点执业”、大幅提高社区门诊报销比例等经济杠杆以及社区全科医生能为患者预约转诊大医院等便民新政,引导患者合理分流。
落实现状: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透露,本市已制定了探索医师多点执业的工作方案,并已得到卫生部的批复,将在年内正式启动。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本市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开展院间协作形式,即某一医院专家通过两家医院之间的协作关系成为另外一家医院的特聘专家,全面参与该院的门诊、手术等诊疗活动,患者也可在其中一家医院挂这位专家号和进行手术,直接按北京市相关统一标准收费,无需支付额外费用。
昨日,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的“多点执业”模式将更倾向于医师的个人行为,而非这种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