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疾控中心寄生虫防治科科长周丽丽说,因为以往抽样检测的人群多是靠近淡水鱼养殖区域的养殖户,或是有吃淡水鱼生习惯的市民,因此这部分人群的肝吸虫感染率较高也属正常,“但凭这些检测无法推断出有多少江门市民感染了肝吸虫病”。
通气会上,尹合坤也对“感染率七成”进行了说明。他认为,这是专业与非专业之间沟通出现的理解误差,他当时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江门市临床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癌等特殊疾病的病人中,70%是因为感染了肝吸虫病。”
职业、性别与高感染率无必然关系
除了“感染率70%”颇受争议外,媒体报道中“应酬多的男机关干部几乎都感染(肝吸虫病)”的说法也格外引人关注。
“肝吸虫病不是职业病,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职业与肝吸虫病高感染率无必然关系,没有调查数据支持江门地区男干部较多感染肝吸虫病的说法。”江门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郑南才告诉记者,肝吸虫病感染与饮食习惯关系密切,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肝吸虫病。
郑南才说,大家一起吃饭时,如果同时食入未煮熟的、感染有肝吸虫囊蚴的鱼肉,可能会同时感染肝吸虫。因此,有食鱼生习惯或经常食未煮熟的鱼虾、砧板器皿生熟不分等,都与肝吸虫高感染有关。
除了与职业无关,性别与肝吸虫感染率也无必然关系。郑南才表示,一些调查称男性肝吸虫感染率高于女性,另一些调查发现**感染率无差异,所以不能得出性别与肝吸虫感染有关的结论。
记者近日走访江门市疾控中心、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等等,发现咨询和检测肝吸虫病的市民并没有明显增多。五邑中医院医教科负责人刘英杰告诉记者,该院消化科会对住院病人进行肝吸虫检测,传染病科则会建议有肝损伤的病患检测肝吸虫,但该院住院部病史显示,从2007年至今该院住院部发现的肝吸虫病患者只有13例。
相关科室的医生透露:“也许是因为卫生部门迅速作了澄清,加上报道出来后连续两天是周末,到医院做相关检查的患者并没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