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 丹 通讯员孙进军)近日在京举行的全国暨军队胸部结核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学术大会上,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所长张广宇教授提出,近年来,介入技术因创伤小、痛苦小、疗效好等特点已成为胸部结核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将各类介入技术结合应用,形成“大介入”理念,应成为胸部结核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据介绍,我国现有结核病患者超过500万人,其中胸部结核病患者(包括肺结核、支气管结核以及胸部淋巴结结核等)占80%以上。临床常用的介入技术主要包括内镜介入、放射介入、超声介入及其他类介入四大类。
张广宇教授说,内镜介入技术可直视病灶,具有操作直接、方便等特点,但在胸部病灶的定位欠佳;而放射介入及超声介入属于影像学技术,虽然定位准确,但属于间接观察。因此,将各类介入技术联合应用,取长补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例如,对于肺结核大咳血结核病患者,首先通过气管镜介入技术迅速查找出血点,局部应用止血药物、支气管球囊填塞等气管镜下的介入治疗,然后应用放射介入的方法进行血管栓塞,治疗成功率可达85%以上,远远高于单一种类介入技术治疗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