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医学前沿 >> 正文

观察CT片病灶密度变化可提高肺癌诊断率

2012-08-31医学前沿 来源:全民健康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叶剑定日前在美国举行的第14届国际CT大会上,应邀为世界同行介绍了他和同事的一项重要发现:通过观察CT片病灶的密度变化,可将1.5厘米以下肺癌小病灶的鉴别诊断正确率提高近30%。

  肺癌早期诊断一直是一大难题。上海市胸科医院放射科平均每月拍摄4000多例CT,目前已积累6年记录。他们认为,早期病灶的CT片,尽管按照“形态”和“大小”这两个经典鉴别标准没有变化,但“密度”可能变化。通过观察CT片中病灶密度变化,他们对于1.5厘米以下肺癌小病灶的鉴别诊断正确率达到90%,即被叶剑定团队判断为“恶性”需开刀的病例中,超过九成在后来的病理切片报告上显示为“恶性”。而国内这一鉴别诊断正确率总体为50%~60%。上海市胸科医院的病例统计显示,得益于早期发现,该院临床1A期前(早期)手术后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100%,而肺癌通常的5年总生存率为30%。

  叶剑定提出的“观察CT片中病灶密度变化”,此前在医学教科书上从未提及。而且,国际上一般认为2厘米以下属肺癌小病灶,叶剑定团队却把小病灶诊断水平往前推了0.5厘米。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