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医学前沿 >> 正文

新技术让移植的角膜“水土相服”

2011-05-20医学前沿 来源:全民健康网

  让移植的角膜实现“零排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教授及其团队完成的角膜移植眼表重建新技术及角膜病诊断新方法的开发研究,近日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角膜病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疾病,普通角膜移植手术最大的问题是极易发生排异反应。姚玉峰教授独创了一种新的角膜移植技术——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技术,采用这一技术完成的角膜移植可以避免通常器官移植后存在的排异反应。美国眼科杂志(am j ophthalmol)的述评对此项技术作了专门介绍,姚玉峰教授还受邀撰写了美国角膜病专科医师用教科书的一个章节。这项创新技术被命名为“姚氏角膜移植”。

  姚玉峰教授介绍,要把一棵树移植到一个新环境,往往会水土不服,角膜移植后也会发生排异反应。这项新技术就是要把“根”留下,在手术中只保留患者角膜最后一层6微米厚的弹力膜,把已经产生病变的“树干”去除,让新移植的角膜完全变成身体的一部分,从而实现“零排异”。此外,新鲜的角膜供体有“保质期”,短时不移植就浪费了。而“姚氏角膜移植”能够使用长期低温保存的角膜,提高了供体角膜的利用率。

  记者采访获悉,该项新移植术从设想到第一个案例成功用了20多年时间,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国内已经有500多位眼科医师接受了该技术培训。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