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岁“女强人”进入更年期 压力过大导致早衰
近半年来,顾丽(化名)一直被心慌、烦躁、睡眠不好等症...
-
供暖期来临 要谨防“暖气病”
从10月15日开始,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
-
女性孕期患癌误诊率高 别因生理变化忽视检查
现代社会使许多女性选择或不得不晚育,尤其是30岁以后...
-
对婴幼儿慎用紫药水 毒副作用或诱发癌症
婴幼儿比较好不用或少用紫药水。因为使用不当时可出现...
-
孕期控制体重产后更苗条 爱美准妈妈切忌服药
指导专家:翟建军,同仁医院妇产科主任 马晓年,北京...
-
5种常见不适的判断方法
身体上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可能是不起眼的小病,但也可...
-
专家支招健康减肥 记住“1234”轻松管好嘴
亚健康状态时总是得不到有效的建议,处于健康临界点...
-
高收入“过劳”群体拿健康换业绩 警惕隐性成本
一名年仅41岁的上投摩根基金经理英年早逝后,公司起诉...
-
深圳每年超2000人自杀 重性精神病10年增3倍
本报讯(记者/马芳)“深圳近年来平均每年有2000人自杀...
-
淋浴的第一注水流有多脏? 病菌都藏在喷头里面
人们工作一天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或许是洗个淋浴。...
-
国人体质多为偏“虚寒” 吃“冷”饮不敌西方人
同样酷暑难耐,有人大口吃冰,有人却拒之千里。中医...
-
21天减肥法建议别尝试 专家:对健康很不利
最近流行一种“21天减肥法”,通过过度节食来达到减肥...
-
调查:近六成网民受疼痛困扰 9成未得到正确治疗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八日电(记者 曾利明)中国内地过去一...
-
口腔溃疡最让都市人闹心 专家:保持口腔清洁
要想享受美味的食物,离不开健康的口腔。但《生命时...
-
专家提醒:连续静坐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
新华网石家庄10月15日专电(记者巩志宏)长时间...
-
多事之秋须防心病 应积极应对温差变化
记者昨日(13日)从(湖南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了解到,...
-
幼儿视力变差并非全是近视 专家提醒警惕颅咽管瘤
疾病也“狡猾”,作为颅内肿瘤一种的“颅咽管瘤”就...
-
专家提醒:近期早晚温差大 小心 “冻出来的病”
新华网南京10月14日专电(记者朱旭东)最近秋凉...
-
健康为什么是重要生产力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王彦峰 党的十六届...
-
女人也会得前列腺疾病 注意性生活前后卫生
在门诊中,经常会遇到尿频、排尿困难、尿不尽,或兼...
-
10岁**患糖尿病 原因:家族史+高热量食物
一位10岁**陪奶奶看糖尿病,竟无意被查出也患了糖尿...
-
11月为心梗发病高峰 不良生活方式是“祸首”
据资料显示,有七成的心肌梗塞发作于天气转冷的换季...
-
不良生活方式可致动脉提前老化 或诱发心梗
受访专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主任 吴同果周先...
-
室内游泳增少儿哮喘风险 比二手烟危害大5倍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发出警告称,少...
-
保鲜膜包食物要谨慎 千万别让保鲜膜碰到食物
保鲜膜轻轻一撕,保住食物的美味,为食物保鲜带来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