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健康警示
社会万象
民生关注
医学前沿
食品安全
医药资讯
新闻专题
排行榜
精彩回顾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健康警示 >> 正文

艾滋病仍在步步紧逼

2009-08-11健康警示 来源:全民健康网


  据悉,相对年轻人,年长者的免疫能力较低,发病也更快。5岁~14岁的人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通常需要13年以上才发病,而65岁以上者平均只需要4年~6年。

  预防干预覆盖盲区亟待消除

  在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各项艾滋病防治措施都在全力推进中。从疫情监测与实验室检测方面看,我国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已从2003年的48个增加到2008年的244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也从2382个增加到7766个,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县。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已从2005年431个哨点、监测覆盖人口12.9万人,增加到2008年1080个哨点、监测覆盖人口34万人。自愿咨询检测,已从2005年2850个咨询检测点、检测9.6万人,增加到2008年6077个咨询检测点、检测168万人。

  从对高危人群预防干预看,截至2009年4月,全国美沙酮维持治疗累计覆盖吸毒人群20.4万余人;针具交换月均覆盖3.6万名吸毒者;对暗娼预防干预达44.1万人,覆盖率43.3%;对**性行为人群预防干预达8.89万人,覆盖率14.2%。

  从抗病毒治疗看,截至2008年年底,成人抗病毒治疗已在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1663县开展,累计治疗艾滋病病人 6.5万余人,目前在治5.2万余人;儿童抗病毒治疗已在226个县开展,累计治疗艾滋病患儿1431人,在治1295人。

  吴尊友称,目前困扰人的两组矛盾数据是,在全国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性传播途径感染比例已超过40%,但哨点监测显示卖淫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还不到0.5%;2006年~2008年,全国抗病毒治疗人数不断增加,分别为3万余人、4万余人和5.8万余人,但全国报告艾滋病死亡人数也在增加,分别为1809人、5544人和9748人。

  是不是高感染的卖淫人群尚在监测视野之外?艾滋病病人不能及时被发现的现状能否改变?吴尊友表示,该中心将进一步规划艾滋病监测哨点设定,进一步减少高危人群预防干预覆盖盲区,力争最大限度发现传染源并纳入预防干预,力争及时发现艾滋病病人并将其纳入抗病毒治疗。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问题,诸如食品安全,医疗保障,医药信息等,健康的生活应从了解信息开始![[更多精彩健康资讯请进入:新闻频道]]

<<12>>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